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國思想史專題研究
Seminar o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開課學期
110-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歷史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吳展良 
課號
Hist8029 
課程識別碼
123 D182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8,9(15:30~17:20) 
上課地點
歷史研討室 
備註
領域:中國史。碩班經教師同意,可領授權碼選修。
限博士班
總人數上限:10人
外系人數限制:3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101Hist8029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第一至三週為遠距教學,使用Google Meet,會議連結:meet.google.com/iwf-kmsi-hwx。帳戶名稱請使用本名,以便辨認。
※本課加選方式已改為「1-不限人數,直接上網加選」,請依學校加退選時程辦理。
※視訊連結與NTU COOL,暫定前三週為公開。

- - -

  近代以來,受到政治、西方學說思想與各種意識形態的影響,加以中西、古今思想型態的巨大隔閡,對於傳統思想的詮釋是五花八門,各說各話。在變動時代的各種壓力與影響之下,近現代學者往往以各自的立場、流行價值觀、學理信仰與政治社會文化目的,加諸於其詮釋對象,造成了極為複雜分歧的各種解釋。為了從根本改善此困局,本課程在梳理與詮釋上,第一步先採取「反璞歸真」法,亦即先避開古今無數聚訟難解的爭議與意見,直接回到最可靠的原始文本,按可靠的時代次序,配合具體的歷史背景,參考時代最接近的註解與詮釋,以求回到文本的原初義,藉此重新建立對文本的基本理解。
  中國思想史的研究在近現代長期被各種「現代」或源自外來體系的學說、方法與角度所支解與扭曲,使中國思想早已失去其自身的特質與生命。為了恢復其歷史上的原貌,我們在研究中國思想史時,不僅所選文本當首重當時與自古以來所重視的文本,在詮釋這些文本時,還必須緊密注意這些思想所產生的歷史背景,注意他們所要解決的問題,尊重當時的世界觀與思維方式,這樣才能超越自己現有的看法與現代流行的觀點,以求「貼近歷史」並「合乎對象主體性」地瞭解我們所研究的對象。我們詮釋的角度當然可以也難免現代,但是觀點必須盡量回到歷史現場,以求如實地認識當時所提出的思想及其所企圖解決的問題。
  就中國思想的歷史大背景而言,筆者在長期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過程中,發現中國長期屬於一「超級國家型文明」與「天下型國家」。作為一「超級國家型文明」與「天下型國家」,中國一般首先必須解決其政治社會體制的問題,以維繫國家整體的生存與秩序。是以章學誠說:「若夫六經皆先王得位行道,經緯世宙之迹,而非託於空言。」司馬談說:「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二十五史、十通、《資治通鑑》皆以記載治道得失為主,而集部傳統上亦以士大夫之辭章與有益治道與民生之專門之學為主。古人論學術思想,一向首重「政教」思想,並往往兼重與政教息息相關的修身乃至齊家之學。隨著時代發展,春秋戰國以降各家思想並一向看重作為政教與宇宙人生根本,而一以貫之的各家「道論」。其餘各方面的思想,也不免均深受政教與「道論」主軸思想的影響,或環繞此主軸而發展、或針對此主軸與中心的問題企圖有所匡濟。我們選擇文本時,亦從這種尊重歷史的立場出發。這本來應該是研究中國歷史與中國學術思想的基本常識,然而不幸地的是,從胡適、馮友蘭以降百年來的中國思想或哲學史研究,卻一直忽略這些基本事實。
  運用反璞歸真法,並深入研究歷史上視為重要的文本所針對的時代問題與中國體制問題,我們可以重新認識六經、王官之學、先秦諸子、歷代儒學、經學、道家、佛學、理學、樸學及其他各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
  在前述方法論的基礎下,本課程將配合研究所同學深入研究中國思想史的需要,擬就中國思想的根源、發展與特質做深入的探討。亦可配合同學的論文題目,做相關的研究。 

課程目標
1. 深入理解中國思想的根源、發展與特質
2. 加強與深入論文的視野 
課程要求
認真研讀、思考與寫作。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待補 
參考書目
[清]黃宗羲撰,[清]全祖望續修,[清]王梓材校補,《宋元學案》(臺北:河洛圖書,1975)
[清]黃宗羲撰,《明儒學案》(臺北:明文書局,1991)
[宋]朱熹,《四書集註》(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
[明]王陽明,《傳習錄》(臺北:臺灣商務,1967)
陳榮捷編著,楊儒賓等合譯,《中國哲學文獻選編》(臺北:巨流,1993)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臺北:臺灣商務,1993)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1957)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1971)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1987)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1987)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臺北:允晨文化)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香港:龍門書店,1976)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1976)
閻步克,《樂師與史官:傳統政治文化與政治制度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
王壽南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臺北:臺灣商務,1978-99)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多卷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93)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印順,《中國禪宗史》第二版(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79)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60)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臺北:正中書局,1966)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1988)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華書局,1983)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新華出版社,1982-89)
蒙文通,《中國哲學思想探原》(臺北:臺灣古籍,1997)
蒙文通,《經史抉原》(成都:巴蜀書社,1995)
《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臺北:聯經,1987)
《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臺北:聯經,1987)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2003)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臺北:臺灣商務,1995)
周陽山等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臺北:時報文化,1980)
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著,楊立華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1989)
吳展良,《中國現代學人的學術性格與思維方式論集》(臺北:五南,2000)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風雲時代,1990)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臺北:風雲時代,1990)
阿部肇一著,關世謙譯,《中國禪宗史》(臺北:東大,1986-88)
袁偉時,《中國現代哲學史稿》(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7)
郭湛波,《近代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1973)
陸寶千,《清代思想史》(臺北:廣文書局,1978)
賀麟,《當代中國哲學》(上海:上海書店,1991)
戴景賢,《明清學術思想史論集》,收入《程學閣著作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
嚴壽澂,《近世中國學術通變論叢》(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
小野川秀美著,林明德、黃福慶譯,《晚清政治思想研究》(臺北:時報文化,1982)
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

Frederick W. Mote, Intellectual Foundations of China.
A. C. Graham, Disputers of the Tao: 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 La Salle, Ill.: Open Court, 1989.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 2.
Wm. Theodore de Bary, Neo-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 Learning of the Mind-and-Hear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
Wm. Theodore de Bary, Learning for One's Self: Essays on the Individual in Neo-Confucian Though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1.
David L. Hall and Roger T. Ames, Thinking from the Han: Self, Truth, and 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
Peter K. Bol,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Chang Hao,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 Search for Order and Meaning (1890-1911),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Lin Yü-sheng,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9.
Maurice Meisner, 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 New York: Atheneum, 1973.
Benjamin I. Schwartz ed., Reflection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 Symposiu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Chester C. Tan,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and Company, 1971.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平時參與 
30% 
 
2. 
期末報告 
7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0週
  研究參考書目 
第1週
09/28  中國先秦政教思想與道論研究 
第2週
10/05  同上 
第3週
10/12  同上 
第4週
10/19  同上 
第5週
10/26  同上 
第6週
11/02  中古政教思想與道論 
第7週
11/09  同上 
第8週
11/16  同上 
第9週
11/23  同上 
第10週
11/30  近世政教思想與道論 
第11週
12/07  同上 
第12週
12/14  同上 
第13週
12/21  明清政教思想與道論 
第14週
12/28  同上 
第15週
2022/01/04  同上 
第16週
01/11  傳統政教思想與道論的崩潰、新典範的困頓與新舊思想融匯研究 
第17週
01/18  同上 
第18週
01/25  期末報告